-
2020-9-8迎端午佳節|正和堂第一屆端午包粽子圓滿落幕~
-
2020-9-8醫薦|攻克頑疾,臨床心理圣手——李瓏教授
-
2020-9-8潛山路小學師生們用鮮花致敬中國醫師節
-
2020-9-9資訊|送子觀音 仁心仁德——魏魁顯教授
正和堂資訊
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,全球每年因抑郁癥輕生死亡人數高達100萬人,其中超過1/4為中國人。預計到2020年,抑郁癥可能成為僅次于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。目前我國抑郁癥識別率僅為30%,抑郁癥的就醫率不足10%。
什么是抑郁癥
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,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,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。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,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,自卑抑郁,甚至悲觀厭世,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;甚至發生木僵;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;嚴重者可出現幻覺、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。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、長者甚或數年,多數病例有反再發作的傾向,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,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。
安徽臨床心理學先驅者
李瓏教授是安徽省醫療行業公認的治療心理疾病的專家,被譽為安徽臨床心理學先驅者。長期擔任世界中聯中醫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、安徽省心理咨詢學會常務理事、安徽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常務理事、中華醫學會安徽省行為醫學分會常委等。
李瓏教授
術業專攻
專長于治療抑郁癥、焦慮癥、強迫癥、恐懼癥、疑病癥和神經衰弱等神經癥,以及失眠癥(睡眠障礙)、心臟神經官能癥、胃腸神經官能癥、更年期綜合征、內分泌失調、情感障礙、學習障礙、社交障礙、性心理障礙和輕度精神分裂(精神分裂恢復期)等病征。擅長于運用中醫藥、中西醫結合和心理學的方法診治疾病,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獨特的療效。
基于精神心理障礙患者或來訪者的需要,根據癥狀或個人成長的輕重緩急,分階段地運用認知行為療法、催眠療法和心理學治療,針對焦慮恐懼、各類人格障礙、憤怒煩躁、情感困擾、親子關系、網絡成癮、有一定程度自知力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等等,幫助患者理解癥狀,了解自己,增強自我功能,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,達到個人實現和自我掌控的目標。與患者和來訪者建立長期穩定的治療關系,確認其獲得后療效的鞏固和維持,


門診時間
門診時間:周六下午
李教授用崇高醫德和優良醫術,踐行著作為一名醫者對于社會公眾健康事業的責任,同時也收獲了廣大市民的高度信任和廣泛好評。